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10月23日,在北京市怀柔区刘庙镇孙虎沟村,78岁的五保老人范巨田家中,新更换的空气源热泵不断运转,屋内温暖如春。近期,北京气温快速下降。怀柔区此前受灾的多个村庄,取暖设备已更换或修复,不少村民已开始自家取暖。孙虎沟村五保户范巨田家,空气能供暖系统室外机更换了新机。图片提供:“洪水期间,热泵室外机和连接管道都被水淹没了。地震后,我们在戈比伯的配合下更换了新的,并于10月13日启用了大楼。”范淑田的妹妹范淑莲告诉记者。空气源热泵是一种ew型节能加热装置。这也是目前北京清洁能源转型正在推进的设施之一。村民们常称其为“空气能”。据怀柔区记者介绍,目前,他们已完成全区34个受洪灾影响村燃煤设备清洁能源恢复工作,已恢复受损供暖系统3021个。今年洪水期间,范巨田原有的取暖设备被水损坏。范书连告诉记者,弟弟范书田住在五保户。 2024年,政府统一实施清洁能源转型,范巨田一家更换了空调水泵。作为五保户,范巨田的取暖设备完全免费,由政府支付费用。今年,室外机因洪水被彻底摧毁,连接室内地暖的管道也被损坏盖德。地方政府、保险公司、航空动力设备制造商等10月初到范巨田家进行排查,并更换了新设备。 “换上后,天气开始变冷了,我就把它打开了。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能把房间的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了。”范淑莲说。怀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洪灾发生后,现场根据受灾情况将受灾设备分为“更换、维修、清洗”三类,实行“户户一把”动态管理。全部装修工程已于10月底完成。记者来自北京。根据相关政策,我们了解到,向清洁能源转型享受相关补贴政策,如设备改造、日常采暖用电补贴政策等。编辑:张树静,校对:张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