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部门联合公布科技金融新政策 科技企业领“大红包” – 新京报

长期以来,“钱去哪儿”一直是影响科技公司发展的问题之一。从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近日,北京八部门联合推出新政策,从资本、贷款、债务、担保等多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帮助更多科技企业获得优质、低成本资金,支持其快速发展壮大。 10月16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政策进行说明。新政策的正式名称为《北京市加快构建坚定支持先进科技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分三年实现三个目标年,重点围绕创业投资、金融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引导、金融开放等八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措施。目标一:部署1万亿元以上耐心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规划实施方案》提出,2027年底前在北京设立科技创新领域引入长期资金、耐心资金等新基金,目标超过1万亿元。顾名思义,“耐心资本”是一种不主要追求短期利润,而是注重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这些通常是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资本回报前景的基金。比如政府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202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提到“耐心资本”e 中央政治局。今年3月,耐心资本被纳入政府活动报告,并被评选为年度最热新词。在我国,耐心的资本提案与新生产力密切相关。大多数早期科技公司都面临着困难且代价高昂的财务挑战,因为原创性和颠覆性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难以立即产生投资回报。资本的耐心补充有效缓解了这一困难,为新产能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本流动。北京市科委书记、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表示,将推动多项国家级基金在京设立,其中包括第二期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e、公司表示将争取获得更多的长期资金,如社保基金、银行AIC基金(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保险等,并将在北京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北京将加大科技投入。此外,继续充分发挥北京市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商业航天、新材料等8个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继续推动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中关村社保基金专项基金的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早、小、长、硬技术。目标 2:对科学、技术和创新公司进行评分。您的分数越高,您可以提供的信用支持就越多。银行信贷也是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北京科技贷款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将分别突破5.5万亿元和2.5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全市各项贷款增速。此举旨在建立“中关村试点”评价模型。张继红表示,“中关村试点”评价模式实际上是北京创新的试点模式2.0版,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评价模型包括研发投入、技术计划、技术费用、技术平台、主要核心技术研究、银行风险管理等评价指标。企业通过对各项指标和权重进行综合评分,得到一个“分数”。达到一定试点分数的企业将继续扩大主动信贷覆盖范围,帮助更多创新企业获得信贷融资。中国统治者近年来,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企业信贷投放,为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发放贷款680亿元。 8月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4.2万亿元,位居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代表性城市之首。全市存量科技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45%,同比继续下降,比全市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106.3个基点。 《实施方案》还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能力,建议考虑提供“科技创新资金”,可续期为五年或更长。第三个目标是“保障”智能驾驶、仿人机器人等领域的科技研究,比如建设中关村科学园电子平台、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中心,力争到2027年底提供各类商业信贷超过1000亿元。《行动计划》指出,到20277年底,政府将推动科技创新债券、科技和科技保险公司上市,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规模提升至日本领先之一。股票市场上市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张继红表示,国家将加大力度支持优质科技企业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截至9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共有277家,其中北京排名第一的公司23家,融资总额57.32亿元。北京新三板挂牌企业712家(其中创新级企业206家)它是这座城市的第一名。此外,“中关村科委”债券REITs发行数量也有所增加。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中国政府已发行并上市15只REIT产品,募集资金380亿元。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均位居日本第一,企业融资途径不断多元化。保险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缓冲器”和“稳定器”作用。 《实施方案》提出,开发推广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综合科技保险产品。同时,考虑组建智能驾驶、仿人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科技科研保险共同体,有效减轻财产损失、研发失败、信息传递不足、信息泄露等风险带来的经济负担。今年3月,北京市科委、北京市金融监管局指导17家非寿险公司、2家再保险公司、1家保险中介公司组建国内首家民营航天保险集团。北京商业航天互助保险公司在过去六个月内资助了9个发射项目,提供了超过40亿元的风险保障。未来,在民用航天领域积累的经验将应用于更多领域,并为摄政驾驶、仿人机器人、生物医学等重要技术进步形成保险共同体。新京报记者范怡静总编辑蒋凯子纠正张彦军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