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必死亡的时代:超人类主义的诱惑与危险 – 新京报

作为人类,我们注定会面临各种限制。我们经历过或目睹过疾病和衰老的痛苦,我们知道,一个人无论多么美丽、多么坚强、多么富有,都无法逃脱死亡。新约《希伯来书》中说:“按着定命,众人都有一死。”死亡是人类最公正的命运。从最普遍的意义上来说,它以最残酷的方式提醒我们人性的弱点和局限性。然而,如果有一天,告诉你,人类可以摆脱衰老和疾病的痛苦,摆脱死亡的束缚,超越物种的限制,牢牢掌控进化的方向,甚至达到神一般的境界……你会兴奋还是隐约感到焦虑?这样的愿景不是科幻小说中的奢侈幻想,而是超人类主义这一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的国际知识运动的有吸引力的核心。作为一个妈妈作为数字时代的主流思潮,超人类主义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着,成为西方世界的重大学术和文化问题。商务印书馆今年5月出版的新书《超人类主义——人境转型:历史、哲学、现状》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超人类主义的翻译书籍。本书为中文读者系统地了解其细节、核心概念和实际意义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本书作者是意大利学者罗伯托·曼佐科博士。相比于传统的学术出版,曼佐科更喜欢在公共领域开展科学仪式,他热衷于前沿科学技术和相关思潮的传播和讨论,并努力传播和传播研究成果。曼佐科是一门科学多年担任意大利著名报纸《Libre》和《24 Horas Sol》的记者、科学专栏作家和顾问。它主张采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相结合的跨学科方法,认为这是预测和应对未来技术变革的唯一途径。曼佐科接受过哲学和科学史方面的专业训练,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他对各种前沿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也有深入的了解。他也是在科学技术、学术研究和公众之间搭建沟通桥梁的专家。你写一篇关于超人类主义的完整介绍是合适的。 《超人类主义——改变人类处境:历史、哲学与现状》 作者:[意大利语]罗伯托·曼佐科 译者:杨柳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5 年 5 月 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局限性是死亡。如上所述,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限制就是死亡。曼佐科以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开始,向读者介绍超人类主义的世界。他以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史诗《吉尔伽美什》中主人公追求永生的故事作为引子,传达出超人类主义并不是数字时代突然产生的信息。克服人类的局限性(特别是克服死亡)是深深植根于人类文化基因中的传统。的欲望。然而,在本书的引言中,关于死亡的另类叙述更有可能更有说服力或更有助于理解超人类主义叙述。这是尼克·博斯特罗姆的故事《暴龙寓言》,被作者誉为“最伟大的超人类主义思想家”。很久很久以前,当故事开始时,这个星球被一条巨龙残酷地统治着。这条龙比最大的大教堂还高,全身覆盖着巨龙。厚实的黑色鳞片。它的红色双眸闪烁着仇恨的光芒,恐怖的大嘴中流淌着恶臭的黄绿色粘液。它需要人类做出可怕的贡献。为了满足他巨大的胃口,每晚必须将一万名男男女女送入暴龙居住的山脚下的黑暗之中。在某些情况下,龙会在这些不幸的灵魂到来后立即吃掉它们。有时它们会被困在山里,多年后慢慢枯萎,直到最终被吃掉。 (第11页) 小说中描绘的场景诡异而恐怖,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然而,曼佐科指出:“在博斯特罗姆的奇幻世界中,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而这正是我们世界中发生的事情。事实上,正如你可以想象的那样,暴君龙正在经历衰老过程,当然,无非是死亡的化身。” (第 11-12 页)。作者接着说,这位超人类主义者的教训寓言简单明了:老死不好,很简单。是的,衰老和死亡都是不好的。更一般地说,人类有限的凡人本性所施加的限制是邪恶的。人类状况的脆弱性和有限性是不好的。超人类主义者拒绝捍卫死亡和人类的有限性,更不用说接受它了。他们坚信必须做点什么。改变现状。正如该书的副标题所示:“组合工程”。“人类状况”——人类状况必须而且能够被改变。这种转变并不是简单的修复,但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根本。 《流浪地球 2》(2023 年)的静态图片。那么要完成转型需要什么?相信技术。超人类主义者对未来有着宏伟的愿景,依靠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来规划和实施各种项目和计划。在这种背景下,本书英文原文中的“engineering”一词itle尤其值得注意。通常的含义是工程、工程,但更广泛的意义上是指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相结合,对复杂系统进行结构化、有目的的设计和改造。作者使用“工程”一词而不是“改进”或“改变”,因为超人类主义强调通过技术主动形成人类,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改进”或“改变”。阶级本身决定了进化的方向。超人类主义者对此非常有信心,正如意大利未来主义者和超人类主义者朱利奥·普里斯科所认为的那样。人类的存在,及其所有的戏剧性、存在性的空虚和荒谬,都可以通过工程来解决,这种工程方法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所能想象的范围(第410页)。回到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限制——死亡、超人性,罢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超人类主义者明确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与主流价值观不同。他们认为,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除了接受死亡并使其合理化之外,我们对死亡无能为力。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技术进步使得击败暴君死亡龙成为可能。真正的现实。如果我们继续将死亡合理化,它就会成为阻碍人类永生之路的意识形态枷锁。因此,从超人类主义的角度来看,对永生的追求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是合法的。超人类主义者支持通过任何可能的方式延长生命以实现永生。一方面,超人类主义者支持通过任何可能的方式延长寿命,特别是使用纳米技术和基因疗法。曼佐科指出,传统科学并不排除极端寿命延长的可能性。超人类主义者的主张只不过是把它推向了极端,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幻想。与此同时,复活之后ion的故事,引发了人体冷冻学运动。人体冷冻学是一个科幻小说的概念,而且有点荒谬。曼佐科将此称为“B 计划”。因此,如果你迫不及待地在活着的时候等待技术进步来实现永生,你可能会选择在临床死亡后立即进行冷冻保存,以期在未来医学高度发达的时代重新开始你的生活。令人惊讶的是,人体冷冻学家根本不接受现有的死亡定义。他们认为,现代医学对死亡进行了不同级别的分类,如临床死亡、呼吸死亡、脑死亡等,未来技术的发展很可能会带来更详细的分类。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死亡标准:信息论死亡。信息论死亡超越了传统的生物学死亡标准。中心点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死亡”不应该仅仅根据他的心跳和电活动。大脑,还在于那个人的意识信息(包括记忆、性格、认知模式等)是否已经完全、不可逆转地受损。如果仍然可以检索、存储和重建这些信息,那么一个人不应该被视为“真的死了”。这个想法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心灵上传的想法。即利用技术手段,将人类意识从生物大脑中提取出来,转移到非生物计算机矩阵中,使其发挥认知功能、表达情感。超人类主义者的一个更激进的愿景——数字永生——是基于思想上传的技术概念。作为特定信息的集合,如果你有资格作为一个人,这些信息在计算机或其他基质上的完整复制和执行,理论上就构成了一种“非生物连续性”的存在形式,即所谓的数字永生。人工智能,热点目前的主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 《流浪地球 2》(2023 年)的静态图片。依靠科技,消除痛苦,远离疾病,通过增强科技获得非凡的能力,想活多久就活多久……超人类主义的承诺听起来很有吸引力。如果这一切都能实现,人类的未来会是光明的吗?伴随着诱惑而来的是风险。随着超人类主义的不断兴起,思想家们继续敦促我们要小心对待它。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作者具体分析了对超人类主义的批判。首先是从科学的角度怀疑其真实可能性。这种批评指出,超人类主义脱离了科学研究的现实,其许多项目是不可行的。事实上,有人认为超人类主义者在对待高度复杂的生命系统时犯了还原论的错误,就好像它们是计算机一样。三系统。人性的脆弱性和局限性是什么?与科学方面相比,对超人类主义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伦理和政治方面。例如,从古典宗教的角度出发,批评超人类主义者的傲慢和他们“扮演上帝”的愿望。操纵我们的基因以实现永生并努力克服地球的局限性,这对道德、神圣权威或一般自然秩序提出了挑战。我认为确实如此。此外,民主也存在危险,以弗朗西斯·福山为典型代表受到批评。福山曾称超人类主义思想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思想”。这是因为超人类主义通过技术手段改造人性,有可能破坏基于人性的民主。除其他外,超人类主义的共同伦理诉求还包括社会不平等的进一步加剧、对社会秩序的挑战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挑战。人类存在的琐碎化。 《超人类主义》是商务印书馆“数字时代的人类理论”图书馆中译丛书的一部分。在这个图书馆的总序言中,编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人类的脆弱和有限的意义是什么?”根据传统的人类理论,人类的有限性和脆弱性是人类的一部分。事实上,它们不仅是枷锁,更是意义的源泉。正如迈克尔·桑德尔所说,不完美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许多人类美德,如勇气、牺牲和同情心,都是基于对自身有限性的认识。脆弱性是人类表现出活力和敏感性的基本条件。然而,从超人类主义的视野来看,人类的脆弱性和局限性毫无意义。他们寻求克服甚至消除人类的弱点和局限性。如果技术真的发展到足够高的水平来实现TR的野心非人道主义最终成为现实,那么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无论贫穷还是匮乏,这都是财富,我们都可以分享承诺的红利;那么“人性”会是什么样子呢?超人类主义寻求利用技术来超越限制并克服死亡。但生生不息的生命还充满活力吗?数字永生是否是一个突然出现的陷阱?诚然,衰老和死亡是我们人类不愿意经历的事情,但是没有衰老和死亡的世界就一定更好吗?在我看来,超人类主义隐藏的危机恰恰蕴藏在超人类主义本身的诉求之中。超人类主义彻底完成了“人类状况”的转变,像抹布一样抛弃了脆弱性和有限性。当我们放弃的时候,留下的“人”还能站起来吗?当我们寻求摆脱这种束缚的自由时,我们如何确定这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给自足?剧照来自《流浪地球 2》(2023 年)。也许特拉非人道主义打开了一扇技术可能性的窗户,使人类能够设计出第一个针对死亡和痛苦的基本问题的工程响应,但这只是一个选择。曼佐科对超人类主义所设想或寻求塑造的人类未来极为乐观和充满信心。我们读者也许会被这种热情所感染,但最好保持冷静和反省。在科技统治、我们的身体拥有无限力量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我们超越极限的努力会成为完美的奴隶吗?作者/编辑杨柳/审稿人何安安/乔林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